「滇地宝藏」第1期——古滇青铜之铜鼓 | 国家宝藏
作为一座近70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,云南省博物馆近20余万件藏品无疑是云南人民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。无论是青铜、陶瓷,还是书画、工艺品,这里存放了千万年来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的文明痕迹,而正是这一件件国之瑰宝,组成了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基石。
经过60余年的考古发掘与征集,云南省博物馆现收藏云南古代青铜器8000余件,其中绝大部分是古滇文化遗物,包括牛虎铜案、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、鎏金掳掠扣饰、广南羽人船纹铜鼓等稀世珍品。可以说,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,铸造最精美、纹饰最丰富、内容最精彩的西汉时期最具滇文化特色的青铜器,大部分都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。
滇青铜文化是中华青铜文化中的一枝一叶,虽然在时代上成熟较晚,但是青铜制品种类丰富,铸造精美,合金比例趋于完善,特色十分鲜明,与中原青铜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,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从一系列考古发现情况来看,当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明之花绽放的时候,云南青铜文化也正在孕育希望,含苞待放。
云南是铜鼓的起源地,铜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青铜器,基本的形体特点为鼓面平整,胸部曲鼓,腰部曲收,尾部渐伸,无足,胸与腰之间有四对称耳,内腹中空很像倒置的炊具。研究成果证明,铜鼓是在古代是祭祀、庆典仪式中使用的礼乐器,是上层统治阶级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,是贵族掌握“与神灵沟通和交流”特权的重器。
春秋 - 战国 高37厘米
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
1975年和1976年发掘的楚雄万家坝古墓群,兼有滇池区域青铜文化和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特征。23号墓出土了4件铜鼓,年代为春秋 - 战国时期,被定论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铜鼓。出土时鼓面朝下,两两相对,上置长条形木板两条,再上置棺。经测定,4件铜鼓相互之间存在小三度、纯四度、大二度、小二度的音程关系,音响效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。
万家坝太阳纹铜鼓出土场景复原
此鼓形制古拙。鼓面饰太阳纹,分8芒;鼓腰分18格;饰四扁耳;近足处饰雷纹,内壁饰爬虫纹、云纹、网纹。鼓身带烟熏痕迹,故当系礼乐器而兼煮食的炊具,推测后来的铜鼓和铜釜都是在此类鼓形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西汉 高19厘米
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
鼓面饰太阳纹,分6芒,芒间饰羽纹;6晕,主晕素地,其余为同心圆或锯齿纹。饰立体之四蹲蛙,呈顺时针方向环于鼓面边缘处;鼓胸与鼓腰饰多种几何图案。与石寨山其他铜鼓相比,体形较小,也较为修长,尤其是立体之四蹲蛙的出现,为石寨山其他铜鼓所罕见,更显鲜明特色。
四蹲蛙铜鼓顶部俯视图
铜鼓鼓面一般皆圆形,正中“光体”稍隆起,通常认作太阳纹——由圆形的“体”和角形的“芒”组合而成。太阳纹外又有许多宽窄不等的圆圈,人们借“日晕而风”的气象习语,称之为“晕圈”。关于蛙饰,目前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,如求雨说、消灾说、图腾说、钮实用功能说等。立体蛙饰的粉墨登场,使铜鼓的装饰开始从平面走向立体,审美效果发生了空间的变化。
西汉 高46厘米
1919年出土于广南阿章寨
鼓面饰太阳纹,分14芒,其外分5晕,饰多种几何图案胸饰船纹,共有4组,每船上表现人物4~5人,人物头上戴羽冠;鼓腰饰料牛纹、鸟纹、舞人纹等,纹饰生动、自然;鼓胸和鼓腰之间饰4耳。内容当与南方农耕民族祈年求雨的仪式有关。该鼓造型端庄,铸造精细,纹饰华美,光泽闪亮如新,毫无锈蚀,边角皆铸造得规整、圆滑,是石寨山型铜鼓的最高成就者。
广南羽人船纹铜鼓纹饰拓片
古代铜鼓使用和延续的时间很长。2000多年来,我国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,东南亚一些地区,都有使用铜鼓的历史习俗。目前,我国已知的铜鼓有2000多件,中国铜鼓研究会把它们细分为8个类型:万家坝型、石寨山型、冷水冲型、遵义型、麻江型、北流型、灵山型和西盟型。除北流型和灵山型外,云南拥有其他6个类型。其中,目前全国已知的石寨山型铜鼓有50多件,当中70%均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。
编辑:叶之声 美编:郑舒文
制作:施蕾 审核:杨雯玥 陈一览